蒙娜丽莎、梵高、拿破仑、耶稣、阿波罗……这些(虚构的和非虚构的)历史文化人物在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荷兰摄影师巴斯·乌特维克(Bas Uterwijk)在 Instagram 上发布的一组图片给了我们样本。依据绘画和雕塑,乌特维克借助 AI 工具 Artbreeder 和庞大的人脸数据库重构了这些人物的形象。
乌特维克称自己的作品为“艺术诠释”。这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这些作品是基于之前的艺术作品创作的,另外,也体现了他不主张历史的准确性的想法。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他看来,所谓历史的准确性不过是对当下测量的准确性的迷信。
由于 AI 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结果并不完美。但乌特维克相信此类 AI 重构将迅速发展,并会在几年内产生令人瞩目的结果。“技术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难以跟踪。”他说。
与巴斯·乌特维克相比,俄罗斯 AI 创意者丹尼斯·谢亚耶夫(Denis Shiryaev)的实验更令人惊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使名画中的人物活动起来,从而将静态画作转换成了动画。出于对这项技术在游戏和艺术上的应用的考量,他把这一原本“玩儿的事情”转变成了一项提供专业的 AI 服务的业务。
谢亚耶夫看到的是商业价值,而乌特维克随实践给而来的则是对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及其伦理的关注,他提请人们思考“人工神经网络将摄影的真实感和我们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所能创造的“现实”意味着什么。